陈春花老师作为 2017 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委会主席,受邀参加智联招聘 2017 年公司年会活动,对职场中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主要内容:
只要愿意行动,
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你
面对数字技术驱动的智能时代,有观点认为机器人将抢走很多人的饭碗,但我反而不太担心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我比较担心人像机器人那样去思考。
因为,人有一个最独特的能力就是与时俱进。如果说这个时代,机器人在各个行业出现得特别多,人就有能力找到一种跟机器人互动或者共同工作的方式。
如果说机器人能胜任很多工作,那人就一定能找到他自己生存的空间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自己在教组织行为学时,跟学生们讲过一个话题,说有一天我们工作的场景中你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机器人来做的,对组织管理来讲,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让人有价值,这即是组织讨论的话题,也是个体讨论的话题。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不担心,我只是希望我们的人、我们的员工能够自己理解,你有两件事情,机器是不替代的:
第一,就是你的个性,这是没有人可以模仿的,「个性」是动词,是一个变量。你如果不断的去变化,不断的去调整,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属性。
第二,人有一种能力,机器替代不了。我原来在企业任职的时候,因为要带领企业的同事们去做改变,我就和同事们谈了对能力的认识。
我觉得能力的定义有三层含义:
1. 能力是一种可能性。它其实没有边界,比如你的能力到底到什么程度,我不能给你下定义,我希望你也不要下定义,因为你的能力一定是没有边界的,你只要不断尝试,你的能力就会不断的被呈现出来。
2. 能力本身是一种想象。就是说你做想象的时候,你的能力就会被释放出来。
想想小孩子,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不会做这个事情、那个事情,可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他做出来了,甚至你无意之中就会发现你的孩子长大了,长大到可以保护你。
这实际上就是我想你理解的,人能力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足够大时,能力也就足够大。
3. 能力本身是行动。就是你只要去行动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可以变成现实,所以我在很多场合下讲过我个人的观点:理想和现实之间只需要一个桥梁,就是行动。
只要你愿意行动,理想就会变成现实。为什么我不担心人,如果我们的理想就是在机器人时代,人不被淘汰,只要我们今天愿意行动,结果就是人一定不会被淘汰。
中年不是危而是机
最近被问到很多关于中年危机的问题。我之前跟年轻人聊天,90 后的人说:「90 后的人已经在疯狂地老去,陈老师你们怎么办?」我回答说:「我们只能认真的逆生长。我觉得没有问题。」
在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生理意义上的时间我们接受就好,任何一个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你的时间该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你是中年就是中年,你是老年就是老年,你是少年就是少年,这很正常。
因为,你在中年的时候会体验到少年体验不到的美好,或复杂,或丰富,或莫名其妙。但这个莫名其妙你在中年才体验到,少年时是体验不到的。
如果你觉得今天你有危机感,我要恭喜你,因为危机反而是真正的动力。如果我们都在舒适区,是没有办法进步的。
年轻人为什么有进步、有未来,就是因为他有冒险。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为什么会有未来、有美好,是因为有危机。如果到更老的年龄,为什么你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因为你很淡定。
我想这就是每一个段、每个人最真实的价值,接受就好。我自己比较主张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比如说中年,你应该做三件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让自己接受这个时间带给你所有的美好。因为之前没有这些美好,包括你的危机和焦虑。我觉得这也蛮有意思,如果你足够焦虑,你身体反而可能动起来,也许对你的健康有好处,你只要把焦虑变成动力,我就建议你接受这一切。
第二,用欣赏的眼光,看你所有不懂的事。我们说危机和焦虑,最大的原因是你发现很多东西不懂了,或者你认为压力来源于年轻人带给你的紧迫感。
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只要能接受、包容更多新东西,你还会有另外一层,这一层会加上中年时间给你的沉淀,这样你对任何事情理解的深度,会比年轻人多很多。这是我希望你做的第二件事情,包容所有。
第三,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我为什么说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在中年最应该做的是怎么帮助更多人成功。这应该是你做的事,而不是计较自己成不成功。
一个人成不成功最重要的衡量不是自己得到什么,不是自己取得什么,而是你帮助多少人得到什么。
如果你确实觉得有危机,你原有的职位、岗位不能让你帮助其他人,那你来跟我当老师也可以,因为你就可以把你想说的话,你所焦虑的事情拿出来跟更多人分享,使得更多人理解到这种焦虑。你的感受就能够给其他人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