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广州行花街等四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推荐名单
   2020-12-23 14:32:56    文字:【】【】【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正式向社会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广州4个项目成为新列入或扩展项目。

广州此次新列入推荐项目名单的是传统技艺类的“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列入扩展项目的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传统医药类的“针灸(岭南陈氏针法)”、民俗类的“春节(行花街)”。沙河粉是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最早出自广州市沙河镇而得名,据考证是由以打石为业的“东江客家人”传入广州的。关于沙河粉的起源,还流传着不少传说,多与客家人的迁徙有关。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沙河镇已成了远近闻名的沙河粉镇,较有名气的沙河粉店就有义和居、福安居、泉珍、同心等,但都是夫妻小店。同时由于战乱、人口迁徙等原因,也将此小吃工艺带到了广西、福建和东南亚等地。1956年,政府将沙河镇的几家小店合并成沙河大饭店,沙河粉从此开始独家经营。20世纪70年代,沙河大饭店被确定为广州市对外接待的定点饭店后,不断有新品种推出,配制出咸、甜、酸、辣、苦五味俱全的沙河粉套餐,让沙河粉成为广州驰名的传统小吃品牌,闻名海内外。“薄而透明、韧而爽滑”,是沙河粉的独特之处。其传统做法是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浸泡大米,将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传统制作工艺,最重要的是四点:用水、选米、磨浆、蒸粉。

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始创于广东广州,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广州市的白云、越秀、荔湾、花都等区,辐射周边地区,还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蔡李佛拳是由广东江门新会县京梅乡人陈享于1836年始创的新拳种,它糅合了佛家掌、李家脚、蔡家拳三家之精华。张炎弟子雷灿后至广州设馆授徒,广东开平人谭三投雷灿门下学习鸿胜蔡李佛拳及医术。他不断钻研和改革技击之术,丰富了蔡李佛拳技法。在与北派高手顾汝章切磋中,借鉴了北派拳精华,融会贯通,自创连环插捶、穿心脚、走马挂扫、高桩马等独门技法,弥补了南拳腿法的不足,武术界称之“南拳北腿佛家掌”。因武馆设于广州小北,后易名为“北胜”,谭三被尊称为“北胜蔡李佛拳”宗师。广州北胜蔡李佛拳有拳术16套、器械25套、对练套路6套、基本功2套、内功练5套,桩法以秤桩为主。继承了姜指拳和以穿、挠、挂、扫、插为主的特点,在技法上创新出连环插捶(拳)、偷漏手、走马挂扫、高桩马、出膊(膀)等20多个招式。拳术以小十字拳、大十字拳、扣打拳、平拳为主。另有韦陀拳、圆形拳、小八卦拳、小扣打拳、连环扣打拳、扣打八卦拳、十字弥勒掌、阴阳八卦掌、醉拳、醉拳八卦、醉酒八仙、飞剑降龙拳。北胜蔡李佛拳以师父带徒弟的传承方式,门下弟子在世界各地设馆授徒,对蔡李佛拳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岭南陈氏针法是广州中医世家陈氏家族独创的特色针法,自1895年陈宝珊在西关开设中医馆,传承至今已有百余年,在两广和港澳等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它集多种针法特点于一体,包括陈氏飞针法、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和陈氏导气手法等,经历代传人的甄辨、整理与推广,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岭南针法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遵循“远近取穴通经络、俞募配穴调脏腑、上下配伍和阴阳、左右思变畅六经”的原则,近取治标,远取治本,远近相配,标本兼治,疏通经络;俞募相配,脏病取俞,腑病取募,脏腑同调;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上下相配,阴阳和合;左升右降,左气右血,左右相配,调畅六经。岭南陈氏针法善于继承针刺导气,临证运针以针向行气、按压捭阖、捻转提插、循摄引导等行气导气手法,使经气循经传感,飞经走气、通关过节、气至病所,达到速效、高效的目的。强调针刺过程中需辨证、辨病与辨经相结合,崇尚华佗运针“针灸不过数处”“针游于巷”的治法,要求针刺过程应治神调神。陈氏飞针法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学技术的里程碑;陈氏分级补泻手法受明代杨继洲“刺有大小”之启发,将手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三类,并对补法和泻法进行量化,分轻、平、重三级,乃针刺手法规范化和量化发展史上质的飞跃;陈氏导气手法通过针向行气、按压关闭、捻转提插、循摄引导等手法,使经气循经传感、飞经走气、通关过节、气至病所,达到速效之目的。多年来,“岭南陈氏针法”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等常见病和疑难病取得明显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行花街”即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广州迎春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年由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以喜庆热烈的气氛、祥和美好的寓意受到群众喜爱。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当时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其时,搭起了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们称之为“花街”。当时广东罗浮山的药市、东莞的香市、广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称为广东“四市”。特别是广州的花市,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游客之多,举国无双。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年宵花市,成为广州人年节的重要节目。如今,在除夕前一个星期,广州各区就开始筹备花市活动,有关部门为花农搭棚架摊档售花。这些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每个花市的出入口处,还搭起绚丽辉煌、雄伟壮观的迎春花市牌坊。花农预早几天就开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陆续运来。腊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开始,那时十里花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广州迎春花市寄托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汇聚搭棚、灯饰、楹联艺术与地方美食、工艺美术、民间文艺等元素,是广府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对推荐申报的943个项目进行了评审和审议,提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推荐项目的公示期为20个工作日。

浏览 (641)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网站编辑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